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欢迎莅临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

时间: 2020/07/23   作者:   点击: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培育学科专业,也是湖南农业大学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之一,该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早在1950年,湖南农业大学的前身—湖南大学农业学院就设有土壤农化系和土壤农化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前身),并开始招收本科班。1983年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土壤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获植物营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植物营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批准设立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9年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2011年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被评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2016年获批为湖南省“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012年在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七;2017年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评估中进入学科前30%。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每年招收2-3个班的全日制本科学生,现有在籍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学生264人,硕士生72人,博士生31人。已经形成了以农业资源与环境为核心内容与特色,本---博士后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的特色优势学科。

师资力量

随着学科建设步伐的加强,学科队伍不断得到充实,初步形成了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学位)层次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目前拥有专任教师35名,其中外专“百人计划”1名、神龙学者2名、教授13名(二级教授2名)、副教授8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1名,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23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6名、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创新研究团队PI 1名、湖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名、湖南省青年芙蓉学者2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2人、校级拔尖人才1人、校级“1515“青年人才创新团队1个。学科立足湖南、面向全国,重点开展以土壤/土地生产力持续提高、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基础理论、技术创新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先进技术支撑和优质人才保障。

“十二五”期间,专业教师共主持和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子课题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及其他项目30余项。目前正在主持和承担了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课题2项、子课题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项目29项、其他项目8项,年均到位经费达1000余万元;出版著作13部,编写教材8部。共发表和交流科研论文427篇,其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的10篇,被SCIEIISTP收录110余篇。研究范围与方向已由过去单一的农业土壤肥力与作物施肥扩展到土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植物营养生理,作物优质高效安全施肥技术、植物营养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名特优农产品的土壤条件,丘岗地区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土壤/土地资源信息与管理、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其调控等多个领域。

课程及教学环节

本专业设置了如下主干课程:土壤学、地质与地貌学、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研究法、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分析技术、农业环境保护学、水土保持学、土地资源学、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测量学、农业微生物学、土壤肥力学、施肥经济学、现代肥料制造技术、农资营销与农化服务等主干课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农业资源与环境综合技能实习、土壤学学科综合实习、植物营养学学科综合实习、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综合实习、农业环境保护学科实习、生产毕业实习等。

教学条件

目前拥有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农田污染控制与农业资源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植物营养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实验教学中心、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两个科研实验室及研究所;拥有土壤及岩石标本馆(1958年建,2008年迁至文渊馆)、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浏阳长期定位试验站(2013年建)、不同施肥地下水位管理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基地(1982年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校内教学实习基地(2014年新建基地),新建了满足本科教学的肥料标本馆(2018年建)。现有仪器设备价值824.5万元,包括土壤质量检测、作物营养分析、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的仪器设备,如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连续流动分析仪、光合测定仪、全自动定氮仪等,实验室现有实验用房1020 m2。拥有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试验站、湖南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湘晖肥料科技责任有限公司等5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拥有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创新创业人才实践教学基地、以及湖南沃博特新型肥料特色产业基地、西藏珠峰华绿新型肥料特色产业基地和江华菊芋高产栽培特色产业基地。构建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公司”三位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体系,人才培养条件不断改善。

 2016年专业被湖南省教育厅批准为“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创新建立了校企人才合作培养新模式,2016年建立了湖南农业大学华绿新肥料创制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华绿实践教学联合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探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国际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初步与菲律宾大学建立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交流培养意向。2018年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被评为湖南省双一流培育学科;2019年专业被评为湖南省双一流专业。进一步改善“本---博士后”人才连续培养条件,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地位不断提升。

就业与深造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能在农业、国土、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以及农业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方面的教学、科研、管理、技术开发与服务等方面工作。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具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办学经验丰富,人才培养质量高。主要表现在:(1)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录取率保持在50%-80%之间,考研的去向主要有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与肥料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研究所和高等院校。这些学生到那里后很快表现出动手能力强、科研业务熟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好等特点,非常受导师的欣赏和器重。(2)除少数学生因为要继续报考研究生外,每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均在95%以上,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胜任工作,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且从各单位反馈的信息看,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具有专业知识扎实,实际工作能力强,业务好等特点。(3)研究生考取率高,常年保持在50%以上,并且大多数都是考取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4)社会和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科、专业培养的本科生、研究生“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基础扎实、协作精神佳,奉献精神强,并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目前毕业的研究生中有5人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气象局、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中国科学院等国家机关工作,有10来位在省级机关工作,其余基本都是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工作。此外,近5年,毕业生中有5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人获国家青年基金资助,高层次人才校友不断涌现。

奖助学金

  除国家、省、学校奖助学金外,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由本专业校友设立了“巨星奖学金”、湖南华绿集团为本专业设有“华绿奖学金。

点击下载文件:
Baidu
sogou